别的先不说,您知道宋版书有多珍贵吗?在明代,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藏宝无数的山东省图书馆共有5部宋刻书,其中两部入选“镇馆之宝”,分别是宋刻本《太学新增合璧联珠声律万卷菁华》和宋绍兴二十一年()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临川先生文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名列《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据介绍,这套书实际上就是宋版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生活匠术等所有领域,是科举制度盛行的宋朝,为方便考生引经据典而编纂的“教材”。因开本之小、蝇头小字之密、内容包罗万象,而被命名为“万卷菁华”。宋代所刻的是巾箱本,清代宫廷改为金镶玉装,黄绢包角,书函为五彩织锦,秀丽精美。 为何能够成为山东省图书馆五大镇馆之宝之一呢? 首先,它是传世孤本,天下绝响。除《天禄琳琅书目》收录外,未见有其他刻本传世。广东中山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等藏有明抄本,这唯一仅存的宋刻本价值就可以想见了。 其次,它是清宫旧藏,流传有序。每册书都钤有乾隆帝、嘉庆帝藏书印:盖章狂魔“乾隆爷更是不放过,盖有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mào)念、太上皇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等印。又钤“聊复得此生”“鲜于”“困学斋”等印,可知此书最早是元代书法家鲜于枢的藏书,后深藏清代皇宫,世人难得一见。 那么,宫里的珍宝是如何流落到民间的呢? 这就得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说起。溥仪退位之后,虽居宫中,仍不忘复辟。为筹集资金,他就打起了宫中珍宝的主意。通过赏赐在身边伴读的弟弟溥杰的方式,将宫廷中的古物珍宝不断运出宫去。运出去的都是精品,如《韩熙载夜宴图》、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稿等,其中也有这部《万卷菁华》。后来,这批珍宝逐渐被变卖,流落民间。 又怎么到的山东省图书馆呢? 据山东省图书馆登记账目记载,此书年1月9日登记入账,其中注明:“王晓春捐赠,发给奖金元”。 据介绍,此书共有册,已知下落的89册,其中山东省图书馆馆就藏有80册,中国国家图书馆存1册、北京市文物局存2册,年北京保利秋拍6卷,拍出了万元。年11月,浙江企业家金亮将其拍得的一本捐赠给浙江图书馆。 新时报记者:石晓丹 摄影:黄中明 校对:汤琪 编辑:邢志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68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