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160211/4769987.html 。 秋游“信步斋”,听草书名家一村(方晓春)先生谈艺术与人生 文/南昌熊明 草书名家一村(方晓春)先生的书斋名为“信步斋”,这容易使人想起毛主席诗词金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主席的诗词气魄宏大,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令天下人倾心膜拜。 一村(方晓春)先生,亦是湖湘儿女,他胸有丘壑,才华横溢,由湘入赣,扎根江西。一村先生以古碑名帖为师,心追手摹,乐此不疲,熔铸百家于一炉,渐成自家面目,为世人所赞叹,并曾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展,轰动鹏城。 曾经去过几次“信步斋”做客,每去一次,感动一次——“信步斋”陈设简单,仅一架书橱,一张书案而已,连座椅都很少。一村先生临帖、创作,从来都是站着挥毫破墨,根本不用座椅,站着书写,既陶冶了心性,又锻炼了身体,相互滋养,一举两得。 一村(方晓春)先生临帖所花费的功夫,涉猎范围之广,估计很少有人与之相提并论。一般人都是为入展而有针对性的专攻一家,只临一体,甚至只写那么几个字,目的只为入展、获奖,搏个虚名。而一村(方晓春)先生临帖,则是因为对书法艺术发自内心的痴爱,以治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遨游在墨海之中,自得其乐。从经典名帖,到民间遗珠,一一用心考察,究其根本,观其变化,上下求索,化为己出。 我每次去“信步斋”,一村(方晓春)先生都是在临帖练字。即便同我聊天,亦是卷不释手,话不离书,间或挥毫示范,方圆转折,一丝不苟。虽方寸之间,却线条浑厚,富有弹性,如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张力十足,震撼人心。 且说壬寅霜降日,南昌艳阳高照,我正在省文联观看摄影展,忽然收到一村(方晓春)先生的邀请,去“信步斋”做客。 一年不见一村(方晓春)先生,他风采依旧,正立在书案前挥毫泼墨——却原来,一村(方晓春)先生和“书画瓷”三绝艺术家方国兴先生正筹划举办一场书画作品双人联展,一村(方晓春)先生正精心准备展览作品。其实,他有许多往昔的佳作精品,完全可以拿现成的作品出去展览,无需这样的操劳辛苦,但一村(方晓春)先生却不这样的认为。他主张每一次展览都确定一个主题,好比以往在省文联的“江西是个好地方”主题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的“秋意正浓”主题展、在抚州文昌里方国兴艺术馆的临川文化主题展等。这次与方国兴先生联展,一村(方晓春)先生拟定了一个什么文化主题呢?让我们一起等待水到渠成的那一刻。 听罢一村(方晓春)先生一席话,果真令我汗颜——他严格自律,自强不息,而我却只是浅尝辄止,自我陶醉。临帖,也只是抄帖,过水无痕,没有任何收获。因此,我虽然也临习书法二三十年,却并无建树,只是哄自己开心而已。 一村(方晓春)先生虽年逾花甲,但国学功底深厚,锦绣文章腹中藏,在进行书法创作之时,能够气定神闲,挥洒自如,举重若轻,悠哉游哉。端的是“胜似闲庭信步”,名副其实的“信步斋”。许多古文名篇,他背诵得滚瓜烂熟。无论是《兰亭集序》《长恨歌》《琵琶行》,还是前、后《赤壁赋》《岳阳楼记》等,就连佶屈聱牙的《滕王阁序》他亦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这可真是不简单!《滕王阁序》一般人别说背诵,就是打开文本让他朗诵,也不一定能读得顺畅。 “信步斋”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一村先生新近创作的书作,但见笔走龙蛇,元气淋漓,气韵畅通,温润平和。每一件作品,从笔法、线条、墨色、布局到气韵、神采等诸多方面来品评,都是妙手天成的上乘之作。但一村(方晓春)先生却并不满足,他一一指出其中不足,这里有些拥挤,那里过于疏朗,这里有些拘谨,那里又过于恣肆······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他凝神静气,仔细琢磨,力求完美。一村(方晓春)先生说:“拿出去展览,作品要面对观展群众,还有许多的专家、学者,不能马虎。要对得起观众!” 一村(方晓春)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既蕴含着文化人的书卷气、书法韵味的自然美,又折射出法学专家的严谨与缜密,方晓春先生称之为学养和修为的功到自然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村(方晓春)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创作实践当中,不慕虚名,苦练内功,临创结合,数十年来坚持不懈,严格自律,诵读文学作品,遍临诸家法帖,深入经典,根植传统,故此能够纵意自如,游刃有余,令人佩服。相信,在年底的书法展览上,一定能够令观展群众眼前一亮,有所启迪。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