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荨麻疹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zqbdf/210410/8833311.html

古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承者。最晚在东汉时期,农历七月七日曝书晒衣的民间习俗已深入千家万户,唐宋之后则发展为晒书会活动,既是古人保护书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文人雅集的一种形式。

近日,山东省图书馆等文化场馆举办了“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晒出馆藏古籍国宝,向大众展示书写在古籍里的传统文化。这些流芳古籍,或为名家手稿,或为皇家旧藏,或版本珍稀,然皆为齐鲁书缘中的翰墨缥缃。

晒书习俗,由来已久

晒书活动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基础。农历七月七日,人们会把书籍字画拿出来晾晒,起到防潮、防霉和防虫的作用。古代读书人家有晒书的习俗,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场馆也将这一习俗传承了下来并举办晒书活动。8月22日,山东省图书馆举办“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并线上直播,副馆长李勇慧介绍,自建馆伊始便十分重视图书保护动作,设有专门的“曝书期日”。

创建于清代宣统元年()的山东省图书馆,馆址位于年废除科举后闲置的大明湖南岸旧济南贡院考舍,尽管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时光,但从留存至今的期刊文献中仍不难发现馆内晒书活动的印记。李勇慧介绍,馆内当年曝书的影像没有留下,但工作人员在年12月出版的第32期《山东官报》刊登的《山东图书馆章程》中就有“休沐日期”的记录。“一年内不对外开放时间有8次,除‘春秋丁祭日、端午一日、中秋一日’外,还有‘曝书期日’。”尽管未说明晒书的具体时间,但这也说明至迟从第二年即年开始,山东省图书馆就有曝书活动。“曝书之日图书馆不对外开放。《章程》中还有古籍的抢救性保护修复规定和预防性保护规定。其中,规定新购置的旧本书如有损坏就交由司书修补完整;要求馆员并宜于夏日多收莲瓣压平后夹入书中,借以避蠹等。”

自上世纪初开始,山东省图书馆的晒书活动持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彼时,刚来图书馆工作的李勇慧就曾参与了古籍晒书活动。“年,我到图书馆工作,进入的第一个部门就是保存了七十多万册古籍的特藏部(现历史文献部)。”李勇慧回忆,当时有五六处藏古书的库房,因数量众多没办法全部拿出来在太阳下晒,工作人员便选择晴朗的天气,将书库的窗户全部打开,通过空气对流方法,以达到去潮的效果。“晒书时间大约在春天清明节前后,春和日丽,非常适合晒书。当时,我们特藏部全体工作人员全部都停下手头的工作,几人一组,在书库外流动巡逻。与其说是晒书,不如说是‘晾书’更为贴切。”

馆藏“国宝”,齐鲁书香

作为我国十大图书馆之一的山东省图书馆,以历史悠久、馆藏宏富而著称。在众多馆藏中,古籍是一大重要类别。年3月,山东省图书馆启动了镇馆之宝遴选工作,从70万册古籍中甄选5部镇馆之宝。尽管年代不一、内容各异,却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始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明清。其中宋代刻书多以唐代旧本为依据,学术价值较高,且字体端庄,纸洁墨莹,是后世刻书的典范,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为历代藏书家所珍视,曾有一两黄金换得一页宋版书的佳话。宋版书流传至今已如凤毛麟角。由此,南宋刻本《临川先生文集》入选省图五大“镇馆之宝”。据省图工作人员介绍,这本书由王安石曾孙王珏刻于两浙西路转运司,是典型的浙刻风格,所用刻工近四十个,皆为南宋初浙江名工。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载,目前共有七家收藏该书,其中三家有残缺,省图所藏为全本,十分珍贵,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五大镇馆之宝中,皇家旧藏《太学新增合璧联珠声律万卷菁华》为“天禄琳琅”藏书之一。《万卷菁华》为应试类书,原藏元代鲜于枢家,后入清宫天禄琳琅,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太上皇帝”“天禄琳琅”“天禄继鉴”天子六玺,为天禄琳琅藏书标志。该书为线装包角,彩锦书衣,黄绫书签,并以锦套函之,富贵华丽,尽显皇家气派。

“海源阁”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由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年)。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源阁屡受战乱之苦,楼舍毁,珍藏散,经多方抢救,宋元本多归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余三分之二的明清本辗转入藏山东省图书馆。

清初影宋抄本《战国策》就是其中藏书之一。据介绍,《战国策》宋刻本有安氏本和高氏本两个系统。目前,国内《战国策》宋刻本仅一部,存于国家图书馆,为绍兴刻本,即高氏本。而安氏本国内无刻本,仅有两部影宋钞本,一在省图,一在国家图书馆。省图本有二跋:前为顾广圻行书跋,讲述版刻之源流;后有黄丕烈楷书跋,叙说收藏之源流。该书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此外,清蒲松龄《聊斋文集》手稿和清康熙四明嗣法沙门深湛大师用永乐十七年至万历二十一年()雕版印样刺血填写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也均为省图镇馆之宝。

成果普查,文化守望

深厚的文化资源需要普查发现,更需要保护利用。为保护利用好典籍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年5月,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经过初评、终评,孔子博物馆藏清乾隆初拓本《乾隆御定石经》等十部古籍当选“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

此次十大新发现评选范围是凡本省各级各类古籍收藏机构和个人保管的,形成于年之前的,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在年古籍普查以来新发现的珍贵古籍。值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29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