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卒年几乎相同(前者—年,后者—年),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汤显祖上微博热搜了,你们看了吗?都说中国有汤显祖,西方有莎士比亚,西方人都把莎士比亚捧上天了,那汤显祖也不能落下啊!

乍一看热搜,一个是江南百景图游戏里的“受气包”汤显祖,“一天天处个对象还得我砍花砍书砍石头,买颜料买包子还得献祭,连对象跟别人结婚的嫁衣都得我来买,最后对象还死了,气的我直接让丽娘定居在应天府,让汤显祖定居在苏州府,省的俩人处对象不好好干活给老子好好干活赚钱。”真是让人又好玩又好笑啊!

而另一个是新出品的纪录片《汤显祖与牡丹亭》讲述汤显祖在科场、官场、文学场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一位拒绝明朝首辅张居正营私结纳的正派学子;一位胸怀江山社稷心系黎民百姓敢于直言进谏的耿直官员;一位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深受老百姓爱戴的遂昌县令——奇人汤显祖一生的奇葩故事。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汤显祖吧!感受一下来自他的千层套路。

生平事略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其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牛人知县

在遂昌,他“去钳剭(杀戮),罢桁杨(加在脚上或颈上以拘系囚犯的刑具),减科条,省期会”,建射堂,修书院。有时下乡劝农,常年则与青衿子秀切磋文字。这种古循吏的作风,终于使浙中这块僻瘠之地大为改观,桑麻牛畜都兴旺起来。也许汤显祖是把这里当作他的理想王国了,在上述善政之外,竟然擅自放监狱中的囚犯回家过年,元宵节让他们上街观灯,为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无顾忌。这使他的政敌终于抓住了把柄,待考核官员的时机一到,他们就出来暗语中伤。汤显祖自然知道有人想赶走他。万历二十六年,听说朝廷将派税使来遂昌扰民,他不堪忍受,便不待别人攻击,给吏部递了辞呈;他也不等批准,就扬长而去,回到家乡。后来,吏部和都察院以“浮躁”为由正式给他一个罢职闲住的处分时,他弃此敝履早已过了三年。

汤显祖离遂昌任后,曾在临川和李贽相见。李在狱中自杀后,汤显祖作诗哀悼。他还推崇反理学的达观(紫柏)禅师,称李贽和达观是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他们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汤显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揭露腐败政治、反对程朱理学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

总结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汤显祖的千层套路,怕了吗怕了吗,那得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86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