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8日,武汉大学举行本科生开学典礼。一名未被选中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学生自行上台希望展示自己准备好的演讲,工作人员及时对该生进行了劝离。当晚,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敢于展现自我体现了武大青年可贵的勇气,但再强烈的个人意愿也不应随意打破公共秩序的边界。”此事引起不少网友的质疑:“机会不是这样争取的,还是要遵守规则”;“金子总会发光,急于表现自己反而让人讨厌”。也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该同学有勇气打破常规是难能可贵的,校方应该让他发言”。武大校刊也开辟专栏对此事进行讨论。 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以武大新生的身份,向武大校刊“争鸣”专栏投稿,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江西省临川一中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调研考试,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武大开学典礼时,未被选中发言的学生自行上台要求演讲被劝离。武大官方微博肯定了他敢于展现自我的勇气,但同时否定了他随意打破公共秩序边界的做法。一部分网友否定他打破规则的行为,另一部分网友则肯定他的勇气。这是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考生联想思考的基点。面对一名未被选中发言而自行上台要求演讲的学生、面对或质疑或理解的网友观点,考生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典型任务的限制。“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所讨论的个人意愿与公共秩序之间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写作身份限制为“武大新生”,“向武大校刊‘争鸣’专栏投稿”,暗示写作对象为武大全体师生,考生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文体限制为议论文;“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里对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要求。 3.价值判断的限制。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中表示:“敢于展现自我体现了武大青年可贵的勇气,但再强烈的个人意愿也不应随意打破公共秩序的边界。”这句是材料的重点,也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材料的内容要求考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