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和西晋相比较,东晋时期的藩王大部分是继承西晋时的已有爵位。单独设置的也有,但不多,会稽王无疑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会稽国是一个以郡为国的藩国,就是在扬州境内的会稽郡,下辖十个县,分别是山阴、上虞、余姚、句章、鄞、鄮、始宁、剡、永兴和诸暨。

首任会稽王——司马昱。司马昱字道万,司马睿幼子,母亲是郑阿春。事实上司马昱最初的爵位是琅邪王,直到他的侄子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二年(公元年)时,才被该封为会稽王,并拜其为散骑常侍。由于东晋皇帝普遍短命,所以司马昱又经历了康、穆、哀、废帝四朝,并成为了抗衡桓温的领军人物。兴宁三年(年)晋哀帝司马丕驾崩后,琅邪王司马奕即位,褚太后以琅邪王绝嗣为由,再次将司马昱改封为琅邪王。

二代会稽王——司马曜。司马昱重新成为琅邪王后,他四岁的儿子司马曜继承了会稽王的爵位。司马曜字昌明,司马昱第六子,也是存活在世的最大的儿子,母亲是李陵容。太和六年(公元年)十一月,桓温废掉司马奕,拥立司马昱即位。司马曜的身份也就成了皇子,但司马昱一直未把他立为太子,原因就是惧怕桓温,直到咸安二年(公元年)七月才立司马曜为太子,司马曜也就是后来的孝武帝。

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字道子,是司马曜的同母弟,最初爵位是琅邪王。司马曜曾对司马曜信任有加,是他打压谢氏的重要力量,但之后兄弟两因为权力也发生了主相之争,太元十七年(公元年),司马曜以其子司马德文为琅邪王,改封司马道子为会稽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年),司马曜被张贵人所杀,司马德宗即位。司马道子以皇叔身份掌握大权。

但掌权后的司马道子也是麻烦事不断,王恭两次起兵作乱,好在最后靠着儿子司马元显才将其平定。但大权随之也开始被司马元显掌握,司马道子便开始沉迷于饮酒。掌权的司马元显不久后又与桓玄关系恶化,双方兵戎相见,司马元显战败被杀。司马道子也于元兴元年(公元年)被流放至安成郡,不久后被桓玄派人用毒酒毒杀,司马道子死时年仅39岁。桓玄之乱被平定后,司马道子被追谥文孝王。

会稽悼王——司马脩之。由于司马道子一族在桓玄之乱中基本被铲除殆尽,所以临川王司马宝之子司马脩之,在义熙元年(公元年)八月被出继给司马道子,从而继承会稽王爵位。在这期间还出现了一件奇事,司马元显之子司马秀熙被找到了,司马道子的妻子王氏也确认了这就是司马元显的儿子,并请求令司马秀熙嗣位司马道子。司马脩之于是去往了别处的住宅,不住在会稽王府。但刘裕却对这个司马秀熙身份起疑,最后在所谓调查后认定这个司马秀熙是假冒的,将其处死弃市,其中真相值得推敲。结果就是司马脩之重新成为了司马道子的嗣子。义熙十三年(公元年)五月,司马脩之去世,由于没有子嗣,国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29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