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序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说尽天下英雄,道罢天下豪杰。可是这些杰出人物中,只有二人成圣,一位成为武圣,就是关羽,另外一位就是智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经这样写道: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就说明,诸葛亮的出身是一个农民,可是经过努力,他却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汉政权的宰相。 不仅蜀汉昭烈帝刘备,蜀汉怀帝刘禅两代帝王都对他尊重有加,言听计从,他更是以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火烧赤壁,收取二川,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定八阵而名垂青史,一部《三国演义》,又何曾不是一部诸葛妙计安定蜀汉天下的历史。 看罢《三国演义》,很多读者都会被诸葛亮的奇谋妙计所震惊,可是这些计策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也就是诸葛亮每一次使用妙计的“目的”却不是谁都能发现得了的。 为何诸葛亮会隐居在“卧龙岗”,为何他会出山第一战是“火烧博望坡”。为何诸葛亮“借东风”,要搭建那么一座豪华的“七星坛”,甚至诸葛亮去世之时,他还在军帐中摆下了神秘的“七星灯”,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诸葛亮成功靠自己,获得认同,提高声望,让成功的人生更畅达的“金点子”而已。 不管是都市的白领,职场的销售,行业的推销,忙碌的商人,还是人脉众多的企业家,不管您是在情场征战,在职场奋斗,还是在商场拼搏,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使自己进步,使自己成功的难题。 如果您能够看罢《诸葛亮36节智慧课:成功靠自己》,一定能感悟透彻,收获满满,最后成功多多!(一天更新一到两节,原创不易,物有所值,认真学习,方得始终) 下为正文: 诸葛住在卧龙岗,起一个“卧龙”名号,对于推销自己挺重要 三国乱世,扰攘不休,刘关张三兄弟在桃园一个头磕到地上,留下了忠义千秋的美名;树立了一个异性兄弟,如何能携手走到白头的样板;也成就了三个草根兄弟,最后创建蜀汉国的惊世壮举。 刘关张兄弟在三国乱世中,一开始是以公孙瓒的跟班身份出现的。不管刘备“汉帝玄孙”的身份多么正宗,也不管张飞鞭打督邮有多么凶悍,更不论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泼天功劳,他们没有财力,没有兵将,没有地盘,始终在吕布、袁绍、刘表和曹操等大门阀的阴影中无光生存,在势力的重压下艰难成长。 刘备觉得自己真的不能这样活,他投奔刘表,人在矮檐下,屈居新野小县的时候,惨遭打击的刘备终于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想图谋天下,光有武力不成,还需要有智谋,正所谓武力和智谋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刘备被蔡瑁所逼,马跳檀溪的时候,巧遇水镜先生,老先生为刘备举荐人才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道:“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刘备再问伏龙、凤雏是何人时,水镜先生竟闭口不言了。 伏龙是一个非常好记,而且寓意绝佳的名号。相当于现在的品牌和商标。正所谓龙行天下,龙生九子,龙马精神,是凡和龙沾边东西,全都是不平凡的东西,不用水镜先生介绍,刘备的心里,也是觉得这位伏龙先生,一定是不世出的高人。 徐庶的投奔,让刘备恢复满血,让他更坚定了得获贤人,便取得了天下的信心。在徐庶的计谋下,刘关张三兄弟只一战,便灭了吕旷和吕祥翔的五千人马,可是曹操使诈,他捉去了徐庶的母亲,迫使徐庶离开刘备,来到曹营,不发一言,并自毁一生。 但万幸的是,徐庶在离开刘备的时候,曾向刘皇叔推荐了一位最顶级的人才,此人就是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先生。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是这样写的: 徐庶对刘备说道:“我因为心绪烦乱,忘记告诉您一句话,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有一个高人,您可以去将他请来,保您霸业可成。” 刘备不放心地问:“他的才能比您如何”? 徐庶回答:“我站在这位高人面前,就好像一批瘦马和麒麟相比,就像乌鸦站在鸾凤面前一样寒酸。”很显然,徐庶的意思是自己的能力和那位高人没法比。 徐庶用管仲,乐毅夸了这位高人一通后,接着说:“这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高人,他的名号就是——伏龙!” 我们接下来,可以看一下徐庶的介绍,首先:诸葛亮出身名门。他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他的父亲诸葛珪,曾经做过泰山郡丞,他的叔叔诸葛玄和荆州刘景升是好朋友,故此,他们一家才择居在了南阳。 接下来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现在做什么,他们避世隐居,苦读诗书,宁可在南阳种地,也不为那些残暴的门阀们道一言,出一策,献一计。 诸葛亮好读《梁父吟》,而《梁父吟》是汉朝乐府的名篇,讲的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诸葛亮喜欢吟咏此篇,说明他强烈反对有智谋者,用智谋杀害忠勇之士的“不仁”行为,很显然,诸葛先生的境界绝不是一般的高。 我们再往下看,就到了本文最关键的地方:“(诸葛亮)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 古人起号,讲究借物而名,比如:陶渊明家门口生长着五棵柳树,他就自号五柳居士。王安石居住临川,他便号称临川先生。诸葛亮居住之地有一个卧龙冈,他就自号卧龙,很显然,这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没有人觉得诸葛亮是在借着这个号,而虚抬自己的身份。 刘备一接触“卧龙”这个名号,便被那股隐士的神秘感黯然地催眠了,就被龙气感强烈地震感了,就被一位绝世隐居的高人感严重地吸引了。要知道,古代的生物,传说最多,最为神秘,最最厉害的生物,除了龙没有第二个。人以龙名,那绝对是不平常。 当徐庶和他讲罢伏龙和凤雏都是谁之后,刘备当时一定是这样想的,我要打江山,一定要请一位最厉害的军师,伏龙不用想,也比凤雏要厉害几分。刘备甚至都没有问凤雏先生住在哪里,而是直接决定,去请伏龙先生,然后和他一起共商大计。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号”对推销自己真是太重要了,“号”就是一个人的“特点”标签,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标签,更是一个人的辨识标签。 正因为诸葛亮深思熟虑,为自己起了这个寓意深刻的“号”,这个含蓄而响亮的号,才一下子吸引住了刘备,让刘备心生认同感,神秘感和仰止感。正是在这些感觉的强烈驱使下,才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如果我们让诸葛亮换一个名号,比如:山野菇王,青竹笋霸,智可胜虎,黑马帮帮主,别说吸引刘备上门相请,估计刘皇叔理都不会理诸葛亮一下子。 由此可见,想要将自己成功推销出去,起一个合适的“名号”,确实是很重要,很需要,也很有必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91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