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那家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11/9053742.html 果爸小启: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对于这首陪伴自己童年的儿歌,想来大家应该是依然耳熟能详吧。 燕子是著名的夏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乡村人家屋内或者屋檐下。 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燕子是益鸟,所以受到农民的喜爱和保护。燕子在哪家建窝,说明它觉着这家安全、舒适、不会有危险,预示着主人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 燕子也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里,或借春伤秋,或者渲染离愁,或者寄托相思,或者感伤时事。 秋风起,燕南飞,且让果爸带大家一起穿越时光,去看这些在唐诗宋词里穿梭的黑色小精灵。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柳荫来。 徐俯(年——年)江西派著名诗人,7岁能诗,为其舅父黄庭坚所器重。 自号东湖居士,著有《东湖居士集》6卷,但此首《春游湖》游览的却是人间天堂——杭州西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漫游西湖,突然看见燕子双飞,意识到春天已经到来。桃花盛开,春潮带雨,风光旖旎,让人陶醉。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明快的风格和富有动感的语言,写出雨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让千百年以来的读者,仿佛也尝受到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 《全宋词》、《宋词三百首》等诗集都不约而同将此诗收录其中。 花中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燕来唐韦庄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韦庄(约—约),字端己,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曾任前蜀宰相。晚唐时写诗不写词,五代时写词不写诗,花间派代表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这首《燕来》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描写两只燕子在春暖时飞回原住宅,发现房子都修葺一新。它俩惊讶不已,于是在屋外花丛中讨论,应该咱们的房子已经换了一个新主人了。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除诗的题目说明了燕子以外,全诗写燕而不显一个“燕”字,却只有燕子才能与诗的内容相吻合,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首小诗写得生动活泼,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代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有“诗豪”之称。 公元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乌衣巷》是其中的第二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乌衣巷原是金陵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冷冷清清,乌衣巷口再无车马喧闹的盛况,只有夕阳斜照在老旧的高墙上。而曾经筑巢在王府、谢府的燕子,现在也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来了。 这首《乌衣巷》字里行间感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令人唏嘘概叹。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经典七律,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之句,对仗工整,描写早莺和新燕都十分生动形象。 香山居士把春天的景色写得十分传神,用词精妙,诗的流传程度非常高,很受人们喜爱。 读完这首诗,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三月的西湖美景之中,颇有心旷神怡之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宰相词人”晏殊(年——年),抚州临川人,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他的学生,用名师出高徒可谓名副其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妙在对仗工整。诗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让这首伤春惜时之作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果爸思诗: 从唐诗宋词里飞出来,可爱的小燕子,黑色的小精灵,你是春天的使者,也是人类吉祥喜庆的好朋友。 新婚燕尔、燕燕莺莺、柳莺花燕、燕婉之欢……全部都是喜庆祥和的词语。哪怕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说明燕子是非常接地气的。 如此丰富的意象,让燕子在唐诗宋词里穿梭自如,可喜可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4664.html |